? 山東省第三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會議于8月22日-26日在萊蕪舉行。今年網上申報通過資格審核的成果1075項,經各有關單位推薦,546項成果進入評選。經過客觀賦分、專家評選和省評選委員會會議審定,最終確定249項獲獎成果,其中一等獎30項、二等獎100項、三等獎119項。同時經投票確認,授予2016年我省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的1項成果為特等獎。
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是省政府頒發的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最高獎。今年的評選主要呈現以下特點: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學術導向。評獎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注重把研究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特別是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的優秀成果評選出來。本次評選增加政治審讀環節,事先按照二級學科分好成果類別,再根據專家研究方向具體分工,由專家對各自負責的成果仔細審讀,并填寫《政治審讀意見表》,同時所有專家采取邊審讀邊打分的辦法,對每一項成果都具有政治審讀的職責。對重復率嚴格檢測,每個申報者都要提交《文本復制檢測報告單》,進一步弘揚優良學風,營造健康學術生態。評獎組織工作科學嚴謹。評獎流程包括網上申報、成果發布、查新查重、組織推薦、材料報送、客觀賦分、專家評選、評委會審定、公示、公布等。今年申報成果及其反響在申報平臺發布展示近4個月;其間以新聞發布形式,發布申報、推薦、標準、程序等內容;客觀賦分實行組與組之間對調賦分并審核;評選會議采取專家背靠背打分與學科組民主評議相結合的方式匿名評選,二、三等獎由專家實名投票在學科組產生,一等獎和特等獎由全體評選專家實名等額投票;所有獎項全部分到各學科組,重點環節如確定學科組召集人、分配獲獎指標、劃定入圍線等,全部實行陽光操作。客觀賦分專家和評選專家權威。客觀賦分20名賦分人員由全省高校、黨校、社科研究機構等精通科研考核的人員組成,10名審核專家從客觀賦分專家庫中隨機抽取。會議評選從2000多人的專家庫中隨機抽取70名專家,實到69名,其中38名是博導或三級以上教授,占55.07%,分布于全省39個社科研究部門和單位;事先對各組成果學科專業分布進行統計,對應抽取評選專家,最大程度地保證專家研究方向和成果的一致性。評選紀律執行嚴格。整個評選規定了10條紀律,統一管理通訊工具、不得串門串崗、嚴守保密規定、不得收受禮金禮品;任何人包括領導同志、工作人員不得詢問評選專家名字、單位和職務;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不得單獨與專家見面交流。省評審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主要領導,公開承諾不打一個招呼、不遞一張條子。省紀委駐省委宣傳部紀檢組對評選會議全程監督。省委宣傳部、省社科聯、社科專家代表組成監督員,共同對評獎進行監督。
經單位(部門)推薦,2017年度(第十一屆)山東省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學科新秀獎經過會議評審、評獎辦組織人事考察、評委會審定,分別確定5名突出貢獻獎獲獎人員和4名學科新秀獎獲獎人員。今年的評審呈現以下特點:申報數量明顯增多。突出貢獻獎申報年齡為60歲以上,學科新秀獎申報年齡為39歲以下,今年申報數量特別是新秀獎申報數量較往年明顯增加。評審程序更加規范。加大對突出貢獻獎、學科新秀獎評審工作的統籌力度,評審會議由省委宣傳部、省委高校工委、省政府研究室、省財政廳等部門的6名專家,以及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的12名專家,組成評審專家組,在監督委員會監督下,嚴格按照評審標準進行評審。獲獎人選水平更高。突出貢獻獎獲獎人選,至少獲得過1項省部級社科成果一等獎(第一作者);學科新秀獎獲獎人選,至少獲得過1項省部級社科成果二等獎(第一作者)或至少2項省部級社科成果三等獎(第一作者)。
現將優秀成果獎獲獎名單,突出貢獻獎、學科新秀獎獲獎人員名單向社會公示,公示期15天,同時公布專家和監督人員名單。公示期間,如對獲獎成果和獲獎人員有異議,請以電話、信函、親訪等方式實名提出申訴意見和相關證明,逾期或匿名異議不予受理(信函有效時間以發信時當地郵戳為準)。反映問題請務必實事求是。獲獎成果名單按獲獎等次排列,每個等次中按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哲學社會學,文學語言學,文化學,教育學,歷史學,智庫研究成果、應用與普及學科組排列,每學科分著作與文章兩類,各等次獲獎成果按組內原序號排列。突出貢獻獎和學科新秀獎獲獎人員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列。
公示監督電話:0531-82866417,82866268,82863680。
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委員會辦公室
2017年9月7日
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獎項
特等獎(1項)
1.簡帛文學研究
作者:蔡先金(濟南大學、聊城大學)
學習出版社 2017年3月
本次評選獎項
一等獎(30項)
經濟學
1.基于國際引文的技術知識擴散研究:來自中國的證據
作者:李平(山東理工大學) 宮旭紅(北京大學) 張慶昌(北京大學)
管理世界 2011年第12期
2.部分私營化國有企業中的外資份額、貿易政策與污染物排放
作者:謝申祥(山東財經大學) 王禎(山東財經大學) 胡凱(湖北經濟學院)
世界經濟 2015年第6期
3.信貸約束、房價與居民消費率——基于面板門檻模型的研究
作者:陳健(山東建筑大學) 陳杰(上海財經大學) 高波(南京大學)
金融研究 2012年第4期
4.合作行為與合作經濟學:一個理論分析框架
作者:韋倩(山東大學)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2年11月
管理學
5.既患貧又患不安:編制與公共部門的收入分配研究
作者:錢先航(山東大學) 曹廷求(山東大學) 曹春方(西南財經大學)
經濟研究 2015年第7期
6.Some Generalized Dependent
Aggregation Operators with
Intuitionistic Linguistic Numb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Group
Decision Making
作者:劉培德(山東財經大學)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s 2013年第1期
7.Natural gas from shale formation-the evolution,evidences and challenges of shale gas revolution
in United States
作者:王強[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陳曦(中國科學院) Awadhesh N.Jha(Plymouth University) Howard Rogers(Oxford University)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4年第30期
8.上市公司違規處罰信息市場反應研究
作者:馮素玲(濟南大學)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4年10月
政治學
9.第一國際的共產主義活動與社會主義政黨政治邏輯
作者:王韶興(山東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 2015年第11期
10.日本戰略文化與“普通國家化”問題研究
作者:李建民(山東理工大學)
人民出版社 2015年2月
法學
11.民事法律的正當溯及既往問題
作者:房紹坤(煙臺大學) 張洪波(煙臺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 2015年第5期
12.定罪與量刑證明一分為二論
作者:呂澤華(青島大學)
中國法學 2015年第6期
哲學社會學
13.切入現實:馬克思對德國早期浪漫派的批判與超越
作者:劉森林(山東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 2015年第8期
14.我們應該在何種意義上理解黑爾格的辯證法
作者:孫迪亮(曲阜師范大學) 李西祥(中國社會科學院)
哲學研究 2015年第1期
15.解構與詮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問題研究
作者:李合亮(聊城大學)
人民出版社 2015年8月
文學語言學
16.《創造》季刊的正本清源
作者:魏建(山東師范大學)
文學評論 2014年第4期
17.精神導師與五四文學的發生
作者:李宗剛(山東師范大學)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第2期
18.道家詩性精神:兼與海德格爾比較
作者:王凱(青島大學)
人民出版社 2015年7月
文化學
19.眼光向下:新時期中國藝術學的“田野轉向”——以藝術民俗學為核心的考察
作者:張士閃(山東大學)
民族藝術 2015年第1期
20.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行業協會研究
作者:張兆林(聊城大學)
美術觀察 2015年第4期
21.自由空間與審美話語
作者:李紅春(山東師范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4年12月
教育學
22.當代中國特色教學流派的生成機制
作者:蘇春景(魯東大學)
教育研究 2015年第9期
23.國家視角下的教育民生論
作者:譚維智(山東師范大學)
教育研究 2014年第12期
24.The dopamine D2 receptor
polymorphism (DRD2 TaqIA)
interacts with maternal parenting in predicting early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Evidence of 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 and age differences
作者:張文新(山東師范大學) 曹衍淼(山東師范大學) 王美萍(山東師范大學) 紀林芹(山東師范大學)
陳亮(山東師范大學) Kirby Deater-Deckard(山東師范大學)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5年第7期
25.美國學前教育課程標準的實踐與思考
作者:宋占美(山東英才學院)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3年8月
歷史學
26.前工業化時期歐洲鄉村的兒童勞動
作者:魯運庚(臨沂大學)
歷史研究 2015年第6期
27.東晉南朝的“三吳”考辨
作者:楊恩玉(山東社會科學院)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年第4期
28.聊城文化史
編:政協聊城市委員會
著:馬亮寬 等(聊城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4年4月
智庫研究成果、應用與普及
29.關于加強地方新型智庫建設的幾點思考
作者:張述存(山東社會科學院)
東岳論叢 2015年第9期
30.山東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戰略研究
主編:鄭貴斌(山東社會科學院)
李廣杰(山東社會科學院)
人民出版社 2015年4月
二等獎(100項)
經濟學
31.互聯網金融助解“長尾”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
作者:王馨(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
金融研究 2015年第9期
32.民間金融、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基于中國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作者:胡金焱(山東大學) 張博(山東大學)
中國工業經濟 2013年第8期
33.村鎮銀行經營績效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山東省的調研數據
作者:葛永波(山東財經大學) 趙國慶(山東財經大學) 王鴻哲(山東財經大學)
農業經濟問題 2015年第9期
34.基于Logit-ISM模型的養豬場(戶)良好質量安全行為實施意愿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作者:孫世民(山東農業大學) 張媛媛(山東財經大學) 張健如(山東農業大學)
中國農村經濟 2012年第10期
35.中國能源消費的空間關聯網絡結構特征及其效應研究
作者:劉華軍(山東財經大學) 劉傳明(山東財經大學) 孫亞男(山東財經大學)
中國工業經濟 2015年第5期
36.財政流動、轉移支付及其減貧效率——基于中國農村微觀數據的分析
作者:蘇春紅(山東大學) 解堊(山東大學)
金融研究 2015年第4期
37.The cross-country implications of alternative climate policies
作者:李愛軍(山東大學) 杜楠(山東政法學院) 韋倩(山東大學)
Energy Policy 2014年第72期
38.個稅起征點改革對納稅能力的影響:基于居民收入分布的估算
作者:李國鋒(山東財經大學) 劉黎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15年第8期
39.中國教育收益率:1989-2011
作者:楊蕙馨(山東大學) 王海兵(復旦大學)
南方經濟 2015年第6期
40.國際視野中的積極老齡化研究
作者:劉文(山東大學) 焦佩(山東大學)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第1期
41.中國國民收入核算矩陣的編制與應用研究
作者:周南南(青島科技大學) 李寶瑜(山西財經大學)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5年2月
42.中國能源效率、環境績效與政策優化
作者:高建剛(聊城大學)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5年9月
43.“新按勞分配”論:一種基于勞動力資本化理論的勞動報酬遞增學說
作者:任洲鴻(曲阜師范大學)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4年11月
管理學
44.Whole Life Project Management Approach to Sustainability
作者:王楠楠(山東大學) 魏康寧(山東大學) 孫華(山東大學)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2014年第2期
45.國有企業創新效率損失研究
作者:董曉慶(濟南大學) 趙堅(北京交通大學) 袁朋偉(濟南大學)
中國工業經濟 2014年第2期
46.Projective synchronization of chaotic fractional-order energy resources demand–supply systems via linear control
作者:辛寶貴(山東科技大學) 陳通(天津大學) 劉艷芹(德州學院)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2011年第3期
47.基于組織雙元能力的慣例復制機制研究
作者:陳彥亮(山東工商學院)
高闖(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中國工業經濟 2014年第10期
48.稅收誘導、戰略異質性與公司并購
作者:李彬(山東大學) 潘愛玲(山東大學)
南開管理評論 2015年第6期
49.國內外營運資金管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作者:王竹泉(中國海洋大學) 逄詠梅(中國海洋大學) 孫建強(中國海洋大學)
會計研究 2007年第2期
50.基于心理契約理論的母子公司財務沖突及其紓解策略研究
作者:潘愛玲(山東大學) 代鵬(山東省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會計研究 2013年第9期
51.Understanding perceived risks in mobile payment acceptance
作者:楊永清(山東工商學院) 劉勇(Aalto University) 黎洪秀(University of Turku) 于本海(山東工商學院)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2015年第2期
52.Consensus model for multiple criteria group decision making under intuitionistic fuzzy environment
作者:張麗媛(山東理工大學) 李濤(山東理工大學) 徐選華(中南大學)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014年第57期
53.Consumer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channel coordination with two substitutable products
作者:張玲紅(山東師范大學) 汪靜國(德克薩斯大學) 尤建新(同濟大學)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5年第1期
54.新興技術發展的潛在風險及技術治理問題研究
作者:丁大尉(煙臺大學) 李正風(清華大學) 胡明艷(中共中央黨校)
中國軟科學 2013年第6期
55.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地區成效差別——基于地方財政行為的考察
作者:何麗(山東財經大學)
中國軟科學 2014年第3期
56.A Web Service trust evaluationmodel based on small-world networks
作者:劉鳳鳴(山東師范大學) 王麗(山東師范大學) 皋磊(CSIRO Land and Water) 李海霞(山東師范大學)
趙海峰(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ok Khim Men(Palo Alto University)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014年第57期
57.水權銀行與灌溉農業發展機制研究
作者:胡繼連(山東農業大學) 靳雪(山東農業大學) 黃紅光(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5年3月
58.云創新理論與應用
作者:張玉明 等(山東大學)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3年5月
政治學
59.全球化背景下當代中國文化傳播的困境與出路
作者:徐穩(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年第4期
60.開放、流動社會中的農村社區治理改革與創新
作者:李增元(曲阜師范大學)
社會主義研究 2014年第2期
61.區域間主義:邏輯起點與研究對象——以東亞一拉美合作論壇為例
作者:王在亮(山東理工大學)
高英彤(東北師范大學)
當代亞太 2014年第2期
62.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里程碑地位
作者:李麗(山東建筑大學)
山東社會科學 2013年第11期
63.論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理論與話語體系建構
作者:孫德海(聊城大學) 方世南(蘇州大學)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5年第9期
64.社會組織發展與國家治理現代化
作者:王振海 等(青島市社會主義學院)
人民出版社 2015年11月
法學
65.解決糾紛還是培養規則意識——法律修辭在司法中的作用定位
作者:侯學勇(山東政法學院)
法商研究 2013年第2期
66.關聯性要素與地理標志法的構造
作者:王笑冰(山東大學)
法學研究 2015年第3期
67.我國偵查權的程序性控制
作者:詹建紅(中國海洋大學)
張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法學研究 2015年第3期
68.企業犯罪預防中合規計劃制度的借鑒
作者:李本燦(山東大學)
中國法學 2015年第5期
69.農村土地流轉的合憲性分析
作者:李忠夏(山東大學)
中國法學 2015年第4期
哲學社會學
70.試論中國早期儒家的人性內涵——兼評“性樸論”
作者:沈順福(山東大學)
社會科學 2015年第8期
71.馬克思自由思想的唯物主義轉向
作者:王清濤(山東師范大學)
哲學研究 2015年第7期
72.完善制度 促進人口合理流動
作者:陳岱云(濟南大學)
人民日報 2012年第23309期
73.“學之德”與“性之德”之辯:王夫之對道和德的再闡釋
作者:譚明冉(山東大學)
哲學研究 2014年第7期
74.“以刑去刑”:商鞅思想新論
作者:曾振宇(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年第1期
75.轉型期政府參與勞資關系調整的社會學研究
項目負責人:譚泓(中共山東省委黨校)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2015年12月
76.低碳人
作者:馬立新(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5年6月
77.山東道教史
作者:趙芃(齊魯工業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5年12月
78.中國幸福指數報告:2006~2010
主編:邢占軍(山東大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年4月
文學語言學
79.熙寧變法語境下的學術紛爭與辭賦創作
作者:劉培(山東大學)
文學評論 2015年第1期
80.大眾文化影響的焦慮——“70后”作家創作的“通俗化”傾向探討
作者:翟文鋮(曲阜師范大學)
文學評論 2015年第4期
81.全球性影響的焦慮還是傳統與現代的對接?——關于漢語新詩的“去中國化”誤讀
作者:亞思明(崔春)(山東大學)
文學評論 2015年第1期
82.“十七年”文學的計劃體制——以《作家通訊》的稀見史料為依據
作者:黃發有(山東大學)
文學評論 2015年第5期
83.《狂人日記》“吃人”意象生成及相關問題
作者:周南(曹振華)(山東社會科學院)
東岳論叢 2014年第8期
84.從“妄事糅合”到“強制闡釋”:20世紀以來關于西方文論與中國文學關系的三次省思
作者:夏秀(濟南大學)
文藝爭鳴 2015年第5期
85.“新鄉鎮中國”的“當下現實主義”審美書寫——賈平凹《帶燈》論
作者:張麗軍(山東師范大學)
文學評論 2014年第1期
86.論莊子散文的憤世傾向及諷刺特色
作者:邊家珍(山東大學)
文學評論 2015年第3期
87.中國風尚史·漢魏晉南北朝卷
主編:陳炎 (山東大學)
著:董曄(煙臺大學)
山東友誼出版社 2014年7月
88.網絡文學的發展與評判
作者:周志雄(山東師范大學)
人民出版社 2015年9月
89.明代朝鮮使臣膠東紀行詩探析
作者:劉曉東(魯東大學)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5年9月
90.宗白華與中國當代藝術學的建設
作者:時宏宇(濟南大學)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4年9月
文化學
91.論文化建設的快與慢、動與靜
作者:田川流(山東藝術學院)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年第1期
92.傳統情懷:現代三大思潮的共同情節
作者:趙慧峰(魯東大學)
俞祖華(魯東大學)
東岳論叢 2011年第10期
93.春晚作為媒介文化的運行機制及其哲學批判
作者:胡友峰(山東大學)
文學評論 2015年第1期
94.20世紀80年代的二胡協奏曲創作
作者:侯太勇(曲阜師范大學)
音樂研究 2015年第1期
95.我國文化體制改革方向與路徑論析
作者:張振鵬(濟南大學)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年第5期
96.新聞業應用大數據:展望、誤區與對策
作者:張超(山東大學)
鐘新(中國人民大學)
中州學刊 2015年第6期
97.論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
作者:李霞(德州學院)
山東社會科學 2015年第5期
98.日本動漫角色與角色消費研究
作者:韓若冰(山東大學)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5年11月
99.新媒體素養論:理念 范疇 途徑
作者:張成良(魯東大學)
人民出版社 2015年9月
100.莊子的生態審美智慧解析
作者:趙鳳遠(臨沂大學)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4年12月
教育學
101.從我國公民社會的特點看學校道德教育的選擇
作者:唐漢衛(山東師范大學)
教育研究 2015年第11期
102.Parent–child cohesion, friend companionship and left-behind children’s emotional adaptation in rural China
作者:趙景欣(山東師范大學)劉霞(北京師范大學)王美芳(山東師范大學)
Child Abuse & Neglect 2015年第48期
103.教學的技術嵌入及其規約
作者:徐繼存(山東師范大學)
車麗娜(山東師范大學)
課程·教材·教法 2015年第7期
104.歸屬、規模、規制:對中國體育學科發展的認識——一種學科方向探究
作者:董德龍(魯東大學) 劉文明(浙江大學) Seamus Kelly(都柏林大學)
體育科學 2015年第3期
105.制約與協調:高校內部管理變革的使命
作者:畢憲順(魯東大學)
高等教育研究 2011年第10期
106.民俗體育文化價值演進規律研究
作者:劉旻航(山東財經大學) 李儲濤(山東師范大學) 趙壯壯(南京師范大學)
體育科學 2012年第6期
107.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學方式變革研究
作者:康淑敏(曲阜師范大學)
教育研究 2015年第6期
108.論大學治理與大學管理的協同推進
作者:李福華(青島大學) 王穎(青島大學) 趙普光(青島大學)
高等教育研究 2015年第4期
109.The hidden opportunity cost of time effect on intertemporal choice
作者:趙翠霞(山東師范大學) 江程銘(浙江工業大學) 周蕾(中國科學院) 李紓(中國科學院) 饒儷琳(中國科學院) 鄭蕊(中國科學院)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5年第6期
110.古典公民教育透析——一個目的論的視角
作者:李長偉(山東師范大學)
教育研究 2015年第4期
111.成人教育工作者專業社會化的敘事探究
作者:何愛霞(曲阜師范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4年7月
112.地方綜合性大學核心競爭力論要
作者:李喆(臨沂大學)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5年7月
113.漢字文化教育與課程開發體系研究
作者:邵懷領(聊城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5年8月
歷史學
114.取舍之間:英國長老會在華慈善救濟事業研究 (1856-1949)
作者:胡衛清(山東大學)
近代史研究 2014年第1期
115.漢代公文形態新探
作者:代國璽(山東大學)
中國史研究 2015年第2期
116.從晚清權利觀念看清末國家構建的內在困境
作者:胡其柱(聊城大學)
天津社會科學 2015年第2期
117.話語、視角與方法:近年來明清朝貢體制研究的幾個問題
作者:李云泉(山東師范大學)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4年第2期
118.元代勘合文書探析——以黑水城文獻為中心
作者:杜立暉(山東師范大學)
歷史研究 2015年第2期
119.魯北沿海地區先秦鹽業遺址2007年調查簡報
作者:魯北沿海地區先秦鹽業考古課題組(山東師范大學)
文物 2012年第7期
120.劉大年史學思想的當代價值
作者:黃仁國(曲阜師范大學)
近代史研究 2015年第1期
121.鼠疫與倫敦城市公共衛生:
1518-1677
作者:鄒翔(曲阜師范大學)
人民出版社 2015年12月
122.英國革命前的政治文化:17世紀初英國議會斗爭的別樣解讀
作者:劉淑青(德州學院)
人民出版社 2015年10月
123.唐宋聊城仕宦家族研究
作者:郭學信(聊城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5年12月
智庫研究成果、應用與普及
124.FDI是否提升了發展中東道國的經濟增長質量——來自亞太、非洲和拉美地區的經驗證據
作者:隨洪光(山東大學)
劉廷華(山東理工大學)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14年第11期
125.山東省大學生農村創業現狀及對策調查研究報告
作者:申釗(山東建筑大學)
進入省委省政府決策 2015年3月
126.加入政府采購協議對我國產業發展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項目負責人:袁紅英(山東社會科學院)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2015年9月
127.以“三個導向”為指引,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山東省濰坊市的調查及啟示
作者:王興國(山東社會科學院) 丁志偉(中共濰坊市委黨校) 張清津(山東社會科學院) 裴紅(中共濰坊市委黨校) 韓冰(山東社會科學院) 李巖(山東社會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5年第695期
128.霧霾防治與經濟結構優化路徑:“魚”和“熊掌”何以兼得
主編:孫華臣(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5年12月
129.綜合運輸體系對區域經濟空間格局的塑造與優化研究
作者:來逢波(山東交通學院)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4年6月
130.中國名門家風叢書
編著:《中國名門家風叢書》編寫組(山東師范大學)
人民出版社 2015年11月
三等獎(119項)
經濟學
131.食品安全規制效果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作者:李中東(山東工商學院) 張在升(山東師范大學)
中國農村經濟 2015年第6期
132.規制能力提升是深化中國壟斷行業政府規制體制改革的有效途徑
作者:張蘊萍(中共山東省委黨校)
理論學刊 2015年第8期
133.農民專業合作社盈余分配狀況探究
作者:鄭丹(青島農業大學)
中國農村經濟 2011年第4期
134.家庭農場發展的荷蘭樣本:經營特征與制度實踐
作者:肖衛東(山東師范大學) 杜志雄(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農村經濟 2015年第2期
135.內外資技術差距與中國出口產品質量升級研究——基于中國7個制造業行業數據的經驗研究
作者:王明益(山東財經大學)
經濟評論 2013年第6期
136.海域資源價值評估方法綜述
作者:聞德美(山東科技大學) 姜旭朝(中國海洋大學) 劉鐵鷹(北京交通大學)
資源科學 2014年第4期
137.發展中國家對華反傾銷動因:基于宏微觀的視角
作者:梁俊偉(山東大學) 代中強(集美大學)
世界經濟 2015年第11期
138.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交通基礎設施空間非均衡及互聯互通政策研究
作者:呂承超(青島科技大學) 徐倩(青島科技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年第2期
139.人力資本投資對中國勞動報酬比例的影響分析
作者:范慧(山東建筑大學) 費利群(山東大學)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2年第9期
140.中國政策性糧食競價銷售對市場價格有影響嗎?——以小麥為例
作者:王士海(山東農業大學) 李先德(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農村經濟 2013年第2期
141.新產業生態系統競爭——兼對智能手機和智能汽車新產業生態系統圖的繪制
作者:吳煒峰(山東社會科學院)
楊蕙馨(山東大學)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2015年第6期
142.政府不當干預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產能過剩——以中國光伏產業為例
作者:余東華(山東大學) 呂逸楠(山東大學)
中國工業經濟 2015年第10期
143.中國參與國際垂直專業化分工的效應問題研究
作者:任燕(青島科技大學)
經濟管理出版社 2015年7月
144.山東省產業結構調整與人口就業關系的互動分析
作者:鄭明亮(濰坊學院)
人民出版社 2015年9月
145.實物期權視角下外資銀行進入時機研究
作者:丁淑娟(山東師范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4年10月
146.環境壓力下的企業行為研究
作者:李永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5年8月
管理學
147.Urbanization bubble: Four
Quadrants measurement model
作者:周景陽(山東建筑大學) 張曉玲(香港城市大學) 申立銀(重慶大學)
Cities 2015年第4期
148.An improved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approach for panel data clustering
作者:李雪梅(中國海洋大學) Keith.W.Hipel(滑鐵盧大學) 黨耀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5年第10期
149.“大數據”時代科學數據整合研究
作者:白如江(山東理工大學) 冷伏海(中國科學院)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4年第1期
150.On an exact penalty function
method for nonlinear mixed discrete programming problem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search engine advertising problems
作者:馬騁(青島大學) 張連生(上海大學)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15年第271期
151.游客間互動對再惠顧意愿的影響研究——基于游客體驗的視角
作者:蔣婷(濟南大學)
張峰(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旅游學刊 2013年第7期
152.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nergy,economy and environment subsystems-A case study
作者:王慶松(山東大學) 袁學良(山東大學) 程星星(山東大學) 母銳敏(山東建筑大學) 左劍(南澳大學)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4年第46期
153.A Robust Ordering Strategy for Retailers Facing a Free Shipping Option
作者:孟慶春(山東大學) 萬驍樂(山東大學) 戎曉霞(山東大學)
PLoS ONE 2015年第5期
154.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政策對產業結構調整的門限效應及現實影響
作者:劉冰(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 孫華臣(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5年第11期
155.Economic Developmen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ir Pollution: A Critical Assessment in China
作者:袁學良(山東大學) 母銳敏(山東建筑大學) 左劍(南澳大學) 王慶松(山東大學)
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2015年第3期
156.中國普惠金融體系構建與運行要點
作者:邢樂成(濟南大學) 羿建華(濟南大學)
東岳論叢 2015年第8期
157.國外的碳審計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作者:王愛國(山東財經大學)
審計研究 2012年第5期
158.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status in China from 2006 to 2010: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degree theses
作者:李長玲(山東理工大學) 郭鳳嬌(山東理工大學) 支嶺(山東理工大學)
韓志萍(中央財經大學) 劉非凡(山東理工大學)
Scientometrics 2013年第1期
159.貨幣政策、地方政府質量與企業融資約束——基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影響的研究
作者:綦好東(山東財經大學) 曹偉(南京大學) 趙璨(中國海洋大學)
財貿經濟 2015年第4期
160.User ratings analysis in social
networks through a hypernetwork method
作者:索琪(青島科技大學) 孫士偉(奧本大學) Nick Hajli(紐卡斯爾大學)
Peter E.D. Love(科廷大學)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5年第21期
161.Complexity analysis of dual-channel game model with different managers’business objectives
作者:李亭(德州學院) 馬軍海(天津大學)
Commun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at 2015年第1期
162.資源型城市低碳轉型研究
作者:孫秀梅(山東理工大學)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5年7月
163.旅游地網絡口碑傳播研究
作者:馬明(泰山學院) 陳方英(泰山學院)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4年7月
164.我國公立醫院醫生職業心理研究:工作倦怠的管理學視角
作者:尹文強(濰坊醫學院) 黃冬梅(濰坊醫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4年4月
政治學
165.韓國的中等強國外交:動因、目標與策略
作者:劉雨辰(濟南大學)
國際論壇 2015年第3期
166.農村民主治理:困境與出路——20個省級行政區的68個村莊調查
作者:季麗新(山東工商學院)王培杰[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行政管理 2013年第2期
167.大數據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
作者:馬奔(山東大學) 毛慶鐸(山東大學)
中國行政管理 2015年第3期
168.差序格局、碎片化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整體性治理
作者:曲延春(山東師范大學)
中國行政管理 2015年第5期
169.從國家治理角度論蘇格蘭獨立公投
作者:李濟時(山東大學)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2015年第3期
170.城市基層合作治理視域下的社區公共性重構
作者:高紅(青島大學)
南京社會科學 2014年第6期
171.中國共產黨黨內選舉科學化研究
作者:李芳云(曲阜師范大學)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4年11月
法學
172.北極航道沿岸國航道管理法律規制變遷研究——從北極航道及所在水域法律地位之爭談起
作者:白佳玉(中國海洋大學)
社會科學 2014年第8期
173.法律漏洞補充理論的三個基本問題
作者:吳丙新(山東大學)
法制與社會發展 2011年第2期
174.“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性解釋——以質疑規范目的解釋為切入點
作者:黃偉明(煙臺大學)
法學 2015年第5期
175.憲法程序的英國普通法淵源研究
項目負責人:汪棟(山東農業大學)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2015年9月
176.中國投資協議實體保護標準的自由化和多邊化演進
作者:沈偉(山東大學)
法學研究 2015年第4期
177.司法社會學的原理與方法
作者:湯唯(煙臺大學)
法律出版社 2015年10月
哲學社會學
178.知覺辯護的直接性與不可錯性
作者:王華平(山東大學)
學術月刊 2015年第12期
179.社會建構論的興起與社會理論重建
作者:林聚任(山東大學)
天津社會科學 2015年第5期
180.哲學的友愛:亞里士多德、海德格爾與伽達默爾
作者:陳治國(山東大學)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第2期
181.佛教生態德性論研究
作者:陳紅兵(山東理工大學)
世界宗教研究 2012年第2期
182.從網絡狂歡看互聯網時代的個人、共同體與社會
作者:張榮(濟南大學)
福建論壇 2015年第12期
183.分割與整合:“村改居”的制度困境及未來
作者:馬光川(濰坊學院) 林聚任(山東大學)
山東社會科學 2015年第9期
184.論梁啟超的易學思想
作者:翟奎鳳(山東大學)
哲學研究 2015年第2期
185.政治哲學視閾中的“意識形態領導權”——從葛蘭西到拉克勞、墨菲
作者:孫民(山東理工大學)
人民出版社 2012年7月
186.排斥與融入:人口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市民化研究
作者:楊風(濟南大學)
山東大學出版社 2014年6月
187.人生最優學新論
作者:張瑞甫(曲阜師范大學) 張倩偉(中國人民大學) 張乾坤(曲阜師范大學)
人民出版社 2015年12月
188.社會輿情預警與控制
作者:楊永軍(山東師范大學)
人民出版社 2015年7月
文學語言學
189.馬克思主義對形式主義的吸收和借鑒——弗雷德里克·詹姆遜文學批評的理論、方法與實踐
作者:楊建剛(山東大學)
文藝理論研究 2015年第1期
190.壯麗:秦漢審美文化的審美理想
作者:周均平(山東師范大學)
河南社會科學 2011年第2期
191.“果戈理的秘密”:斯拉夫主義詩學鏡像中的《死魂靈》
作者:季明舉(曲阜師范大學)
外國文學評論 2015年第4期
192.基于英漢平行語料的way構式漢語再詞匯化模式研究
作者:于翠紅(山東工商學院)
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 2015年第1期
193.索緒爾話語理論詮解
作者:屠友祥(山東大學)
文學評論 2014年第4期
194.中介語語言學的多維研究與學科建構
項目負責人:楊連瑞(中國海洋大學)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2012年4月
195.“X所/許”約量表達式與“所/許”的歷時考察
作者:馮赫(山東大學)
漢語學報 2013年第4期
196.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在1980年代韓國的譯介
作者:李大可(山東師范大學)
全炯俊(韓國國立首爾大學)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3年第10期
197.外語課堂環境下的教師學習研究
作者:王俊菊(山東大學)
中國外語 2012年第1期
198.道德與藝術的雙重變奏:徐復觀文藝美學思想研究
作者:馬林剛(青島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5年8月
199.全球視域下的社區口譯研究
作者:劉建軍(魯東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4年7月
200.漢語合偶雙音詞
作者:王永娜(煙臺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015年12月
201.明代“吳中”“關中”散曲史論
作者:劉英波(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4年6月
202.《群經音辨》研究
作者:杜季芳(聊城大學)
人民出版社 2014年7月
文化學
203.技術進步與文化再生產的互系與互惠——基于印刷術和自媒體的分析
作者:馬曉樂(山東大學)
寧繼鳴(山東大學)
文史哲 2015年第6期
204.關于大學學報使命的理性反思
作者:尹玉吉(山東理工大學) 石學軍(山東理工大學) 楊爽(山東理工大學)
編輯之友 2015年第5期
205.清光緒年間陳得林內廷演戲考
作者:岳微(山東藝術學院)
戲曲藝術(中國戲曲學院學報)
2014年第4期
206.“特定音高系統”:傳統音樂風格的重要構成元素及其保護
作者:陳欣(山東師范大學)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 2012年第3期
207.從《論語》看孔子的體育思想觀念
作者:王京龍(山東理工大學)
體育科學 2012年第1期
208.西方有關主流媒體研究的多元理論視角論析
作者:齊愛軍(煙臺大學) 洪浚浩(美國紐約州立大學)
新聞大學 2013年第1期
209.傳統技藝的生產保護與生活傳承
作者:朱以青(山東大學)
民俗研究 2015年第1期
210.結構與功能——樂段及一部曲式的形成、演化與界定
作者:王桂升(山東師范大學)
音樂研究 2015年第6期
211.傳統與現代的交響:對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美學現代性的一種考量
作者:李紅梅(臨沂大學)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5年6月
212.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東戲劇
作者:孫海翔(山東省藝術研究院)
山東友誼出版社 2015年8月
213.群體主持電視綜藝節目會話研究
作者:薛亞青(臨沂大學)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5年6月
214.沙孟海研究
作者:張韜(曲阜師范大學)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4年11月
教育學
215.大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調查研究
作者:任慶梅(曲阜師范大學)
教育研究 2013年第9期
216.中國女排與世界高水平女排攻防戰術運用能力的比較分析
作者:靳小雨(魯東大學) 姜冠軍(西安體育學院) 任汝崗(濟南甸柳第一中學) 孫錫榮(魯東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3年第3期
217.影響教育虛擬社區學習者自我效能
感形成因素的實證研究
作者:胡凡剛(曲阜師范大學) 周婷婷(曲阜師范大學) 張洪孟(曲阜師范大學)
電化教育研究 2015年第1期
218.教師的個人特質與教育信息技術的采納——基于高校網絡教學背景的實證研究
作者:高峰(聊城大學)
電化教育研究 2011年第12期
219.普通高校課程建設的向度——基于山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課程滿意度的調查
作者:周海銀(山東師范大學)
教育研究 2015年第10期
220.語言存在論視角下城市學校進城務工農民子女身心狀態透析
作者:趙翠蘭(青島大學)
教育研究 2015年第3期
221.1949年后我國中小學語文課堂文本解讀的方法論檢討
作者:王建峰(聊城大學)
課程·教材·教法 2015年第2期
222.東方文化關于“兒童是誰”的歷史先聲——《老子》兒童觀探析
作者:王康寧(山東師范大學) 于洪波(山東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研究 2015年第7期
223.高中物理學業水平考試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研究
作者:王煥霞(曲阜師范大學)
課程·教材·教法 2015年第8期
224.“高考工廠”背后的階層焦慮與機會公平
作者:張濟洲(魯東大學)
中國高教研究 2015年第9期
225.知識生產模式轉型與專業博士學位的代際嬗變
作者:李云鵬(山東女子學院)
高等教育研究 2011年第4期
226.基于技術接受模型的網絡道德行為研究
作者:張景生(聊城大學)
李娟(聊城大學)
徐恩芹(聊城大學)
電化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227.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作者:陳英文(臨沂大學)
中國人口出版社 2014年12月
228.大學生的認識信念
作者:周琰(聊城大學)
科學出版社 2015年12月
229.誰是優秀的心理咨詢師:心理健康服務人員核心勝任特征研究
作者:張愛蓮(山東理工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5年12月
230.學前兒童問題行為與干預
作者:董會芹(山東師范大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3年1月
歷史學
231.伊索克拉底的《泛希臘集會辭》與泛希臘主義
作者:何珵(山東師范大學)
世界歷史 2015年第4期
232.清光緒年間朝鮮平壤開港問題研究(1882~1894年)
作者:周國瑞[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歷史教學 2015年第20期
233.再論新記《大公報》與蔣政府之關系——以吳鼎昌與蔣介石的交往為中心的考察
作者:俞凡(中國海洋大學) 孫曉麗(中國海洋大學)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5年第1期
234.蒲安臣對華租界政策考析
作者:田肖紅(聊城大學)
世界歷史 2013年第5期
235.融合歷史文化資源與創意產業探討
作者:宋暖(山東社會科學院)
東岳論叢 2015年第4期
236.唐代刑部尚書的法學素養
作者:王建峰(山東大學)
文史哲 2015年第5期
237.由“國治”到“鄉治”的橋梁——20世紀二三十年代山東的鄉村師范學校
作者:袁瀅瀅(聊城大學)
史學月刊 2015年第10期
238.清末新型知識群體:從傳統士大夫到現代知識分子的轉型
作者:俞祖華(魯東大學) 趙慧峰(魯東大學)
人文雜志 2012年第5期
239.以色列政黨政治研究
作者:王彥敏(德州學院)
人民出版社 2014年6月
240.道教煉丹術與中外文化交流
作者:韓吉紹(山東大學)
中華書局 2015年5月
241.清代諫議制度研究
作者:梁娟娟(濱州學院)
齊魯書社 2015年12月
242.日名制·昭穆制·姓氏制度研究
作者:張富祥(山東大學)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年5月
智庫研究成果、應用與普及
243.基于內容分析法的中國節約集約用地政策演進分析
作者:呂曉(曲阜師范大學) 牛善棟(曲阜師范大學) 黃賢金(南京大學) 趙泰(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 趙小風(河海大學) 鐘太洋(南京大學)
中國土地科學 2015年第9期
244.我省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問題與對策
作者:李愛(山東社會科學院) 林瑜勝 等(山東社會科學院)
進入省委省政府決策 2015年1月
245.齊長城遺產廊道構建初探
作者:王雁(山東理工大學)
理論學刊 2015年第11期
246.新常態下中國產業協調發展路徑——基于產業關聯視角的研究
作者:趙明亮(山東財經大學)
東岳論叢 2015年第2期
247.國學經典小故事
主編:《國學經典小故事》編寫組(山東師范大學)
濟南出版社 2015年6月
248.城市與區域循環經濟競爭力、低碳競爭力研究
作者:慈福義(山東師范大學)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3年12月
249.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4
主編:劉惠榮(中國海洋大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5年6月
突出貢獻獎
姓 名 單位、職稱 研究方向
王秀銀 山東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人口學
畢憲順 魯東大學教授 教育學
李永清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教授 科學社會主義
李愛華 山東師范大學教授 馬克思主義理論
鄭杰文 山東大學教授 先秦兩漢文史研究
學科新秀獎
姓 名 單位、職稱 研究領域
孫華臣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人口
資源環境
孫靈燕 山東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公司金融、
技術創新
紀林芹 山東師范大學教授 心理學
張夫偉 魯東大學副教授 教育學
山東省第三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評選專家名單
經濟學組
黃少安 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導
董長瑞 山東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三級教授、博 導
杜 福 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管理辦公室主任、高級 編輯
王學真 山東理工大學經濟學院三級教授、博導、淄 博發展研究院(稷下智庫)首席專家
王志憲 青島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三級教 授、博導
辛 波 山東工商學院金融學院三級教授、碩導
沈君克 山東管理學院經貿學院院長、教授
管理學組
毛薦其 山東工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二級教 授、碩導
王吉法 煙臺大學經管學院三級教授、博導
張廣海 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周玉璽 山東農業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張炳發 濟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碩導
陳 艷 山東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碩導
張 靜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教授
政治學組
高繼文 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三級教
授、博導
趙金鵬 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三級教授、
碩導
朝克·吉勒圖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馬克思主義學院三
級教授、博導
黃登學 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劉貴豐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
教授、碩導
王傳劍 山東建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導
楊冬云 菏澤學院政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法學組
于向陽 山東社會科學院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三級研
究員、碩導
張愛艷 山東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山東省高校證據
鑒識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三級教授、
碩導
宋振武 煙臺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導
楊春然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法律系教授、碩導
王維芳 山東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碩導
張革非 煙臺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
哲學社會學組
馬士遠 曲阜師范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院長、二級教
授、博導
崔 鳳 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博導
鹿 立 山東社會科學院人口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
叢曉峰 濟南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教授、碩導
隋保祿 棗莊學院政法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導
呂學山 濰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形勢與政策”教
研室主任、教授
牛建科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碩導
文學語言學組
王 卓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山東外語
教學》編輯部主編、二級教授、博導
張學軍 山東大學文學院三級教授、博導
蘭 翠 煙臺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三級教授、碩導
廖春紅 青島大學外語學院系主任、三級教授、碩導
鄭愿華 濱州醫學院外國語與國際交流學院副院長、
三級教授
胡曉清 魯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教授、碩導
范麗敏 濟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導
文化學組
苗 菁 聊城大學文學院副院長、三級教授、碩導
王愛英 山東女子學院旅游學院三級教授、碩導
高 艷 山東體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三級
教授、碩導
荊 雷 山東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三級教授、
碩導
徐 青 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秘書長、社團部
部長
張清芳 魯東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導
趙林云 山東政法學院傳媒學院實訓中心主任、
教授、碩導
教育學組
趙 勇 臨沂大學社會服務處處長、三級教授
王惠萍 魯東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導
張茂聰 山東師范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
二級教授、博導
張良才 曲阜師范大學發展規劃與政策研究室處長、
三級教授、碩導
陳黎明 聊城大學教師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
碩導
和立新 山東農業大學體育與藝術學院教授、碩導
程 巍 濱州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教授
歷史學組
魏秀春 臨沂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二級教授、
碩導
王曰美 曲阜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學部副主任、
教授、博導
楊加深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碩導
張禮恒 聊城大學文科學報編輯部主編、三級教授、
碩導
周新芳 濟寧學院文化傳播系三級教授
郭 華 泰山學院歷史學院院長、教授、碩導
梁國楹 德州學院歷史與社會管理學院院長、教授
智庫研究成果、應用與普及組
陳加奎 齊魯工業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三級
教授、碩導
張文珍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圖書館館長、教授、碩導
李 森 山東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副院長、三級
教授、博導
孫 燁 山東交通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三級
教授
戰旭英 山東社會科學院政策研究室研究員
魏 來 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機關黨委專職副
書記
劉勛建 臨沂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
山東省第三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客觀賦分審核專家名單
經濟學組 政治學組
孔丹鳳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
時新華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黨史教研部副教授
管理學組 法學組
韓慧健 山東財經大學科研處副處長、教授、博導
李慧明 濟南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
教育學組 智庫研究成果、應用與普及組
馬勇軍 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副院長、教授
高景海 山東師范大學人才辦主任、副研究員
歷史學組 文化學組
呂世忠 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郭煥云 聊城大學社科處科長
哲學社會學組 文學語言學組
倪文豪 山東建筑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副研究員
連振娟 臨沂大學社科處副教授
2017年度(第十一屆)山東省社會科學
突出貢獻獎、學科新秀獎評審專家名單
一組
劉險峰 山東省政府研究室主任、省社科聯副主席
孫淑娜 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黨組成員
陳丙波 山東省委宣傳部干部處調研員、機關紀委、
書記
崔恒展 濟南大學政法學院教授、碩導
李功田 山東管理學院勞動關系學院副院長、教授
宋建福 山東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導
李少琳 山東建筑大學機關黨委書記、人事處副處
長、教授、碩導
王玉梅 青島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碩導
李 芳 泰山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教授、碩導
二組
劉欣堂 山東省委高校工委副巡視員
張偉紅 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巡視員、組聯部
部長
牛 紅 山東省財政廳教科文處副處長
劉增祿 中共青島市委黨校科研部副主任、三級
教授、碩導
張華松 濟南社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三級
研究員
季相林 青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導
王淑云 煙臺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三級教授、博導
牛余鳳 山東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導
魏晨明 濰坊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導
山東省第三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評選會議監督員名單
王經西 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主任、三級研究員
顧群業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數字藝術與傳媒學院
院長、教授
孫云寬 青島農業大學動漫與傳媒學院院長、教授
齊 健 齊魯師范學院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李艷萍 山東科技大學公共管理系MPA中心副主任、
教授
蘇寶利 泰山醫學院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
李文蓮 青島理工大學商學院教授
王 玲 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機關紀委書記
牛秀琳 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科普部副調研員
陸曉芳 《山東社會科學》雜志社編輯一室主任
山東省第三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客觀賦分監督員名單
王 玲 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機關紀委書記
楊 磊 山東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
朱艷紅 山東理工大學成果科科長、講師
遲萍萍 山東英才學院科研處處長、副教授
安 波 山東協和學院科研處處長、副教授
2017年度(第十一屆)山東省
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學科新秀獎
評審會議監督員名單
一組
孫 磊 山東省紀委駐省委宣傳部紀檢組主任科員
楚春暉 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社團部副部長、紀檢委員
二組
王 玲 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機關紀委書記
曹佃勛 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組聯部副部長、關紀委委員
[編輯: 李敏娜]
導讀:
堅持是一種態度,而把健身養成習慣是擁有品質生活、得到健康體魄最輕松的方法。 --- 青年健身網